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德邦国际,2024年,新疆法院共发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9914次,同比下降10.1%,信用修复24055例,同比上升34.8%。
近年来,新疆各级法院严格落实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》,运用信用惩戒机制,惩戒了一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,有效推动了法院执行工作。对被列入失信名单,但愿意主动履行、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被执行人,适用信用修复机制,开辟“信用重生”通道,激发被执行人的履行潜能,双向化解执行困局。
精准识别动态惩戒德邦国际
近年来,新疆各级法院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严把“进口关”,精准甄别失信名单库,强化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合作,采取相应措施,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,最大限度减少失信惩戒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。
和静县某矿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对此深有体会,他说:“是法院的信用修复帮我们渡过了难关。”
2021年,该公司因经营困难,拖欠某供货公司200万元货款,经法院判决后仍无力还款。2024年1月,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,该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肖某被限制高消费。
信用惩戒措施导致矿业公司融资渠道阻断、招投标受限。为求得一线生机,肖某来到和静县人民法院协商。
执行法官前往调查,发现矿业公司核心团队稳定,确实具备恢复经营的能力。为此,法院采取“活封活扣”措施德邦国际,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。与此同时,某供货公司也表示若矿业公司能分期履行债务,愿意给予一定宽限期。
股券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